方寸之間的“有限空間”釋放發展的無限可能。高新廣場、天都大廈、人才廣場、創新中心、蘇州創業園……放眼可見一幢幢鱗次櫛比的“億元樓”拔地而起,這一“寸土生金”的新興業態在蘇州高新區扎根生長,彰顯出城市發展獨特的現代氣息和持續迸發著的蓬勃活力。
樓宇不僅是城市的空間載體,也是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沃土。近年來,高新區持續構筑樓宇經濟多元發展的“空中高地”,發展成果頻頻“出圈”:今年,高新區入選“中國樓宇經濟現代總部示范城區”,獅山商務創新區獲評“中國商務區綜合競爭力20強”,這是高新區首次榮獲國家級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認證”,此外區內多個樓宇項目獲評蘇州市高產出樓宇、蘇州市專業特色樓宇、蘇州市招商運營成績突出樓宇等。
工業上樓 培育經濟增長極
走進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Medpark)四期,如同進入一個充滿活力的“垂直工業園”。作為國家級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2023年蘇州市“工業上樓”示范項目、2024年蘇州市專業特色樓宇,Medpark聚焦醫療器械及大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引育,打造對標國際一流水準的生命科學園區。
“我們的上下游企業就在上下樓,一棟樓宇就是一條產業鏈!”入駐企業心擎醫療有關負責人說?!癕edpark先后落地國家藥監局智能化醫療器械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江蘇省唯一高端醫療器械技術創新中心,并在今年簽約落地江蘇省質檢院蘇州基地項目?!盡edpark負責人介紹。
醫療器械及大健康產業是高新區重點發展的優勢產業,年均增長率在30%以上,Medpark打造優質產業發展生態,吸引“鏈主”企業及下游龍頭企業“有鳳來棲”,實現1+1>2的效果。
在推動產業園內樓宇企業發展上,Medpark積極舉辦銀企對接、培訓沙龍、政策咨詢等活動,構建創新服務平臺,提供全方位服務支持,構建完善的產業生態體系,助力企業快速成長與協同發展,護航樓宇企業健康發展,努力吸引更多優質企業“搬”進樓中。目前,產業園內匯集了眾多國內外醫療器械創新型企業和行業龍頭,已引進中生北控、美康盛德、樂普醫療、恒瑞醫療等一批上市名企,心擎醫療、諾一邁爾、科塞爾等瞪羚、獨角獸企業。
以樓聚產 發展新質生產力
“因樓制宜”“一樓一業”,高新區樓宇中的新興產業發展蓬勃向上。近年來,高新區以樓招商、以樓聚企、以企促樓,堅持樓宇特色化的功能定位,走差異化、特色化、集聚化發展之路,加速構建特色樓宇經濟生態圈。
高新區人才廣場(蘇州高新區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核心區)是高新區經濟轉型升級、實施人才戰略的重要載體,該樓宇持續打造“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產業園就是產業鏈”的共贏發展模式,園內匯聚了國內外知名的人力資源機構55家,其中中國百強機構22家,江蘇省人力資源服務骨干企業11家。2023年服務企業5.4萬家次,服務人員321萬人次,發展勢頭強勁。
今年5月啟用的太湖光電產業園聚焦激光制造、光子領域核心器件、智能裝備測試服務平臺等領域,是適合光子產業鏈相關公司落戶的生產研發型園區,吸引了中國電研、昆侖精密、長進微電子等首批高成長性科技企業入駐。
如今,高新區立足優勢靶向發力,加快推進特色樓宇培育,形成“一樓一檔”樓宇數據庫,精準開展“鏈式”招商,聚焦重點產業和高端要素,招大引強、培優育強,蘇州肯德基總部、西門子電氣產品中國及東亞總部、中建國際總部等總部項目相繼落戶,打造高新區都市圈的核心增長極。
優化服務 “精耕細作”存量空間
樓宇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量體裁衣”的幫扶。如何充分利用樓宇資源,把“空中資源”轉化成“落地增量”,激發經濟發展活力?
高新區摸排“樓宇更新一張清單”,科學制定存量樓宇分類更新計劃,做好存量文章,減少樓宇資源閑置率,以“有限空間”贏得“無限發展”;在硬件設施方面,高新區推動樓宇升級改造,配備了先進的辦公設備、舒適的辦公環境、完善的商務配套設施,為入駐企業提供良好的辦公條件;在軟件服務方面,高新區提供了包括物業管理、商務咨詢、行政支持等在內的全方位服務,為入駐企業解決了“后顧之憂”,讓企業放心投資、舒心經營、安心發展。
與此同時,高新區提升樓宇運營品質,通過智慧管理搭建樓宇信息化平臺,以數字賦能,為樓宇經濟加裝智慧引擎,鼓勵樓宇運營方應用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圍繞能源管理、數字平臺、信息應用等方面,對樓宇進行智慧化改造升級,進一步推進樓宇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讓高新區樓宇經濟“寸土生金”。
通過科學招引、精心布局,高新區累計擁有商務樓宇項目62個,其中億元樓19個,5億元樓宇3個;商務辦公面積超350萬平方米,入駐企業2.6萬余家;累計獲評市級高產出樓宇12個、專業特色樓宇3個、招商運營成績突出樓宇3個;同時,吸納了眾多500強企業落戶,培育出了一批瞪羚、獨角獸等高成長性企業。
追高逐新,在立體空間中打造產業集聚、動能迸發的新業態。未來,高新區將把握“寸土生金”的發展機遇,大力推動樓宇經濟“拔節生長”。(姚金銘、區經發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