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打造“最優生態”,圍繞人才、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需求,
提供貼心的政務服務、切實的孵化培育體系、優質的金融政策——
蘇州高新區:創新創業潮涌逐浪高
如果數字會說話,在蘇州城西這片勇于創造、敢于創新的熱土上,不斷跳動躍升的這些數字鼓舞人心。
目前,蘇州高新區累計擁有各級各類領軍人才超2300人次,集聚國家級眾創空間12家、省級79家;吸納百余院所平臺,設立100億元醫療器械產業母基金、100億元集成電路產業母基金、20億元科創天使投資基金,培育和匯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300家,位居江蘇省高新區前列。
厚植創新創業沃土,釋放創新創業熱情,這是一個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全新引擎。為全力打造最優創新創業生態,蘇州高新區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招才引智,聚焦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需求,聚力提供貼心的政務服務、切實的孵化培育體系、優質的金融政策,讓創新創業成為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鮮明標識。
“保姆式”貼心服務+硬核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讓未來可期
落戶高新區,許下一個可期的未來。
2020年4月,怡道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扎根落戶高新區滸墅關,主要從事新型重組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該公司創始人史力清楚記得,推動公司入選姑蘇重大創新團隊、江蘇省雙創團隊等一系列量身定制的“保姆式”精準服務緊隨而來。目前,該公司已獲得2021中國潛在獨角獸企業、江蘇省潛在獨角獸、蘇州市獨角獸培育企業、高新區獨角獸培育企業,成為國家、省、市、區四級獨角獸培育企業。
人才是創新創業的第一資源。讓人才在這里閃閃發光,2020年11月,高新區在蘇州市率先發布人才新政,圍繞創業者、創新者“2”類人群,著力構建全周期、全領域、全要素、全方位“4”大扶持體系,系統推出“30”條硬核舉措,明確每年立項支持200名以上創業領軍人才(團隊),給予最高5000萬元的項目扶持經費、600萬元的安家補貼、2000平方米辦公場所3年全額租金補貼。對于創新領軍人才,給予最高100萬元的項目經費和100萬元的安家補貼。
與暖心政策同步,貼心服務緊隨而來。全力構建既“親”又“清”的新型政商關系,去年1月,高新區在江蘇省率先打造“審批+服務”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企業服務中心的建立讓辦理時限提速90%。
創新活力充分涌流,創業激情競相迸發。截至目前,在高新區累計集聚的超2300人次各級各類領軍人才中,國家級人才工程入選者57人次,各級領軍人才指標位次均居蘇州市前列,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42家企業入選首批試點國家高新區創新積分500企業名單,入選數量位居江蘇省各高新區首位。
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一批載體平臺構建完整產業孵化體系
資金難,是科技型初創企業的普遍難題。對科塞爾醫療來說,從入駐高新區以來,隨著這個難題一次次迎刃而解,企業節節拔高快速奔跑。
作為一家血管介入器械研發企業,科塞爾醫療于2016年入駐高新區醫療器械科技企業孵化器。入駐之初,高新區醫療器械科技企業孵化器積極幫助科塞爾醫療申報了江蘇省成果轉化招標項目,獲批項目資金支持約750萬元。
此后,這樣的助力源源不斷??迫麪栣t療研發的外周介入領域的腔靜脈濾器產品,需要在國家藥監局進行產品注冊申報,可是該產品名稱不在審批目錄中。孵化器產品注冊申報輔導小組與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審批中心反復溝通,組織多場評審會,最終幫助該企業進入“綠色”通道,并于2021年獲批上市。同年,該產品相繼獲得歐盟CE、美國FDA證書,進入全球市場。目前,科塞爾醫療已經成功從孵化器畢業,完成了超億元融資。
推進創新創業,孵化載體是支撐。近年來,高新區全力推進科創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建設,將其作為培育科技企業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源頭活水,高標準建設了中國蘇州創業園、江蘇省醫療器械產業園、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蘇州市集成電路創新中心、上市總部園等特色產業園,構建起“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完整的產業孵化體系。
2020年,《蘇州高新區科技企業孵化器認定和管理辦法》出臺,2021年,高新區對各級各類孵化器認定獎勵近2000萬元。截至今年8月,除了集聚國家級眾創空間12家、省級79家外,另有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1家;累計集聚各級各類孵化器共46家,其中國家級8家、省級14家,均列蘇州市前列。此外,因孵化器運行成效明顯,高新區獲江蘇省人民政府督查激勵專項支持。
成果轉化+金融活水+企業培育,環環相扣打造全鏈條“最優生態”
打造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是一場“接力賽”,成果轉化、金融活水、企業培育,必須環環相扣交接好每一棒,才能順利跑完全程。
今年春天,在科技部首屆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上,東南大學蘇州醫療器械研究院憑借“人體器官芯片的構建與精準介觀測量”項目、蘇州市產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功能材料技術研究所憑借“具有超高壓電性能的透明鐵電單晶的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獲得總決賽最高獎——優勝獎。
厚積薄發者,未來更可期。這兩家單位是高新區百余家院所平臺中的兩家。近年來,高新區不斷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創新,中科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浙江大學蘇州工業技術研究院、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等院所平臺已經成為科技創新的“聚寶盆、策源地、強引擎”。今年9月,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啟動首批招生。未來,該校區將全力引進國際頂尖科學家和團隊,推動更多高質量項目落戶高新區、更多高層次人才逐夢高新區。
金融活水潤百業。近年來,高新區探索形成了“蘇高新科技金融”模式,入圍科技部火炬中心首批“十百千萬”行動計劃實施單位,獲批全國首批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和國家科技保險創新試點區域。持續創新科技金融產品,陸續推出“科技成果轉化貸”“融醫貸”“創新積分貸”等產品;創新推出“3天續貸”服務模式,防止企業高息過橋融資和資金斷裂,累計支持1900余家企業獲得近100億元授信;推出100億元“人才?!薄?0億元“人才投”。
此外,高新區建設省級特色小鎮——蘇州金融小鎮,集聚各類金融投資機構910多家,資金規模達1943億元;成立科技金融服務中心,開展政策申報、科技貸款、投資服務等一站式平臺服務;建立蘇南科技金融路演中心(股權路演平臺),累計幫助近百家企業獲得融資30億元;設立全國股轉系統北京證券交易所江蘇服務基地、上交所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基地等開放平臺,為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提供更多路徑。
做強孵化體系,培育優質企業。目前,高新區已經集聚上市企業28家、獨角獸及培育企業33家、瞪羚企業297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超1300家,位居江蘇省高新區前列。到2025年,高新區力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000家、上市企業超50家,累計集聚市級以上科技領軍人才超800人次。
風勁催潮涌,揚帆逐浪高。接下來,“高新區將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強大動力,以更實措施、更強載體、更優機制、更好服務,全力做優‘創業者樂園創新者天堂’兩大生態,奮力譜寫‘兩區兩前列’嶄新篇章,全力打造蘇州產業科創主陣地?!碧K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毛偉說。(蘇報駐高新區首席記者?劉曉平?蘇報通訊員?張偉敏)